谒陵

面辞丹陛谒皇陵,十里桥前尽却乘。
国祚万年绵大统,鼎湖千载忆遐升。
更催玉漏犹残滴,班列丹霄最上层。
祀事已终归去急,拟陈哀颂愧非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前往皇陵祭拜的场景,展现了庄严肃穆的仪式感和对皇权的敬畏之心。

开头两句写官员离开皇宫("丹陛"指红色台阶,代指皇宫),前往皇陵祭拜,在十里桥前就下马步行,显示对皇陵的极度恭敬。"国祚万年"两句用"大统"比喻国家政权,用"鼎湖"典故(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来追忆先皇,表达对王朝长治久安的祝愿和对先皇的怀念。

中间两句描写祭拜时的场景:漏壶(古代计时器)的水滴声催促着时间流逝,官员们整齐地站在最高处("丹霄"指高空),突显祭祀仪式的庄严神圣。最后两句写祭祀结束后匆匆离去,诗人想写悼词表达哀思,却自谦才疏学浅写不好,既表现了仪式结束后的放松感,又流露出真诚的谦逊。

全诗通过时间顺序展现祭祀全过程,用"丹陛""鼎湖"等皇家意象营造庄重氛围,最后以自谦作结,既符合礼仪规范,又透露出人性化的真实感受。诗中"万年""千载"等时间词的运用,凸显了皇家祭祀超越时空的永恒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