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海虞毛琼秀水王生登独秀峰访小颠上人 其二

诸子兴不浅,老夫情复深。松风凉扫榻,竹露静张琴。

支许忘形契,宗雷入道心。回头岩际月,犹有未归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登山访僧的闲适时光,充满自然与禅意。

开头两句说"大家兴致很高,我这个老头也被感染了"——用直白的对比带出老少同游的温馨。

中间四句是精华:松风像天然的扫帚拂过床榻,竹叶上的露珠让琴声更显清幽。这里用"松风扫榻"、"竹露张琴"两个巧妙的比喻,把自然景物写得像会伺候人的老友,既显山居生活的惬意,又暗含禅意。后两句提到支遁、许询(东晋高僧与名士)和宗炳、雷次宗(南朝隐士),用古人典故说"我们像这些前辈一样,不拘礼节地交心,都怀着求道之心",点明这次聚会不仅是游玩,更有精神共鸣。

结尾最妙:回头看见山岩边的月亮,还有鸟儿没归巢。表面写景,实则用"未归禽"暗指自己——我们和鸟儿一样留恋这方净土,不舍得离开。这种含蓄的表达让诗意余味悠长。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vlog:前半段拍松风竹露的清新画面,中间插入历史滤镜显深度,最后来个"月亮与鸟"的空镜头,让读者自己体会那份不舍。古人这种把哲理藏在日常风景里的写法,特别值得玩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