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写给朋友孙俟居的赠别之作。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现了深厚情谊和家国情怀:
1. 开篇先赞美朋友的品格
"孤愤堪回少海春"用夸张手法说孙俟居的忠言直谏能让大海回暖,赞美他敢于直谏的勇气。"明廷争诵谏书新"写朝廷上下都在传颂他新写的谏书,突出他的影响力。
2. 中间表达牵挂之情
"边城何处宜迁客"担心朋友被贬到偏远边疆受苦,"国史于今有世臣"则安慰说历史会记住这样的忠臣。这里用"雄剑气冯南斗上"的宝剑意象,暗喻朋友虽遭贬谪但志气不灭。
3. 后段抒发离愁别绪
"离心愁向越江滨"直接道出面对分别的忧愁,用越江(钱塘江)点明自己将去浙江的行程。最后两句想象分别后书信稀少,只能数着天上飞过的大雁来计算日子,把思念之情写得非常生动。
4. 艺术特色
全诗把对朋友的敬佩、对朝廷的不满、离别的伤感巧妙融合。用"少海春""雄剑""南斗"等大气意象展现朋友的气节,又用"越江""尺书""雁几巡"等细腻描写传递深情,刚柔并济。通过时空的交错(从朝廷到边城,从眼前到未来),让情感表达更有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