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怀诗三章示别金广文士奎厉山人志陈明经福熙茂才登熙昆季 其二
孤鸿影肃肃,雕鹗来与欺。恐尔病翼折,肉且供饿鸱。
炯然双眼明,密树遥相期。倦雁不出巢,同命两无疑。
悬罦饵之食,赖有坚性持。但求天不违,甘坐黄雀痴。
当门犬如豹,葺竹森籓篱。络绎陈斝樽,为我慰调饥。
黄鞠未媚春,何由居所奇?乘醉挥白云,拂面多凉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文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心态,同时暗含对友情的珍视。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生存困境的象征(前8句)
诗人用"孤鸿"自比,描写猛禽(雕鹗)的威胁,就像生活中遭遇的欺凌。但他保持着清醒的双眼("炯然双眼明"),像倦雁一样选择暂时蛰伏,坚守本心("赖有坚性持")。这里用鸟类比喻,生动展现了弱者在强权下的生存智慧。
2. 生活态度的宣言(中间6句)
诗人表达"宁可装傻也要坚持原则"的态度("甘坐黄雀痴"),用看门犬和竹篱笆比喻自我保护。通过设宴饮酒("络绎陈斝樽")的描写,展现用文人雅趣来抵御现实困苦的生活方式。
3. 超脱境界的追求(最后4句)
在菊花未开的早春,诗人借酒挥毫,让白云般的笔墨带来精神清凉。这既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也展现了用艺术创作寻求解脱的文人风骨。
全诗特色:
- 通篇用动物和自然景物作比喻,把抽象的心理活动具象化
- 在困境描写中保持从容,体现传统文人"穷且益坚"的精神
- 结尾的酒与白云意象,把现实苦闷升华为艺术境界
诗人通过这首诗,既向友人倾诉了处境艰难,又展示了在逆境中保持尊严的生活态度,最后以艺术创作完成精神超越,典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处世哲学。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