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清晨离开寺庙、踏上旅途时的所见所感,充满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
开头写山僧送别,老人向东出发,回头望见云雾中的寺庙,仿佛还在梦中。这里用"梦寐"二字,暗示老人对寺庙生活的不舍,也透露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接着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旅途场景:村店传来模糊的人声,灯火依稀可见;山风吹歪了帽檐,显出旅途的艰辛。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五六句写景尤为精彩:远处的伊河水映着初春的薄冰,泛着绿色;少室山顶最先迎来朝阳,染上红色。"远映"和"先搀"两个动词用得巧妙,把静止的山水写活了。
结尾最动人:老人自问这些年往返多少次,恐怕只有林间的乌鹊认得我这个衰老的身影了。用乌鹊反衬自己的孤独,用"衰翁"点明岁月无情,读来令人唏嘘。
全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老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没有直接说愁,但每个画面都透着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高超的含蓄表达技巧。
赵元
定襄人,字宜之,一名宜禄,号愚轩居士。幼举童子科。后调巩西簿,以眼病去官。有诗名。南渡后,往来洛西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