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程泰之阁学咏雪十二题·闻雪

洒窗犹作故人来,声到楼头画角猜。
闻罢更须凭目力,个中时欲认真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听雪和寻梅的雅趣,用日常场景传递出细腻的生活诗意。

前两句写雪声带来的错觉:雪粒敲窗的声音,像是老朋友来访的脚步声;当这声音传到城楼,又让人误以为是报时的号角声。这里用"故人来""画角猜"的联想,把普通的雪声写得既亲切又带着一丝悬念。

后两句转入寻梅的雅兴:听完雪声还不够,还要用眼睛去确认——在这白茫茫的雪景里,诗人总想辨认出哪株是真正的梅花。一个"更须"道出对自然之美的执着探寻,"时欲"二字则透露出期待与不确定交织的微妙心情。

全诗妙在把"听雪-错觉-寻梅"的过程写得像一场小小的生活探险。雪声引发联想,联想催生行动,最终落在对梅花的期待上,展现了中国文人"听风赏雪、踏雪寻梅"的传统意趣。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带着孩子气的好奇心——明明知道是雪,却偏要听成故人;明明看不清,却坚持要在雪中找梅,这种天真又执着的雅致,正是诗意的来源。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