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望海(过同济学校,胜在日读于此。)(壬戌)

郁郁楼居动累年,胸中正欠海吞天。
潮回淞市成高垒,帆落崇沙见葑田。
伤逝招魂须一放,行歌散发入无边。
人间善败犹难死,却为童乌废《太玄》。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站在吴淞口眺望大海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前两句"郁郁楼居动累年,胸中正欠海吞天"是说作者长期困在城市的楼房里,心里憋闷,渴望像大海一样开阔的胸怀。"海吞天"这个比喻很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中间四句写眼前的景色和感受。"潮回淞市成高垒"写潮水退去后,上海的城市轮廓像堡垒一样显现;"帆落崇沙见葑田"写船只停泊在沙滩边,露出水中的农田。这两句通过潮汐变化展现吴淞口的独特景观。

"伤逝招魂须一放,行歌散发入无边"是情绪的转折。作者从伤感中解脱出来,想要放声歌唱、披散头发,像古人那样无拘无束地生活。这里用"散发"这个典故,表达了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人间善败犹难死,却为童乌废《太玄》"最有深意。作者说人世间成功失败都难以让人真正解脱,但为了孩子("童乌"指幼子),宁愿放弃像《太玄》这样深奥的学问研究。这体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感与无奈。

整首诗从郁闷到豁达,再到对家庭责任的感悟,情感层层递进。通过望海这个简单场景,表达了现代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心理,既有文人的洒脱,也有普通人的温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