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洞中仙

卜算词频话。莫放猿儿耍。疾速先须调姹婴,全道马,好把家缘舍。

一个真惺洒。云路堪同跨。自在逍遥永厮随,害风马,管取玲珑也。

现代解析

这首《黄鹤洞中仙》用俏皮的语言讲了一个修道的寓言故事,核心是劝人放下世俗牵挂、追求精神自由。

上阕像在说俏皮话:别让顽皮的"猿儿"(比喻杂念)胡闹,要赶紧管好"姹婴"(指体内阴阳之气)。这里的"道马"指代人的身体,说要修道就得先舍弃家庭牵绊("家缘"),用现代话说是要专注内心修炼,别被琐事分心。

下阕描绘理想状态:保持清醒("真惺洒"),就能像神仙一样脚踏祥云("云路同跨"),和"害风马"(可能指代洒脱不羁的修道伙伴)永远逍遥作伴。最后"玲珑"二字特别妙,既形容聪明通透,又暗指修炼成功后身轻如燕的状态。

全词用马戏团般的活泼比喻(猿儿、道马、害风马)来讲严肃的修道主题,把打坐调息写得像驯兽表演,把成仙说得像朋友结伴旅行。这种用市井幽默讲玄妙哲理的手法,让深奥的丹道修炼变得生动可感,甚至带点喜剧色彩。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