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交行赠张季文兼寄刘建之

涧有流泉山有尘,结交易交心难亲。古人所以叹,白首恒如新。

弹冠当途少知己,何况贫交多苦辛。慎也早充观国宾,金马兰台献纳臣。

亨衢岂但履虎尾,逢时吐气婴龙鳞。一朝远谪滨万死,旷野匪兕谁与邻。

旧游相弃不相识,平生怀抱空向人。行路之难有如此,感慨令人思洗耳。

新知者谁张与刘,一见豁然忘旅忧。晤言数晨夕,欢娱历春秋。

竹林不厌清狂客,漆园共拟逍遥游。马鸣龙树访野寺,鸾吟凤笑登高丘。

山中日月自潇洒,眼前世事空悠悠。穷途握手心尚尔,云天高义谁能俦。

刘子昨别皋桥头,君今复动西南驺。故乡遥忆不可见,故人同心复异县。

枯鱼涸辙怀沬濡,穷鸟空林垂羽翰。黯然销魂望去尘,徒有临岐泪如霰。

君上青云翼日车,我看明月隔天涯。行欲寻仙三岛去,相思青鸟递瑶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友情在人生起伏中的珍贵,以及世态炎凉的现实感慨。

前半部分用对比手法写人际关系的冷暖:
1. 开头用"山泉"和"尘土"比喻,说表面交友容易,真心相待却很难。就像古人说的,真正的朋友到老都像新认识时一样真诚。
2. 接着吐槽现实:当官的人少有真朋友,穷人的友谊更是充满艰辛。诗人回忆自己也曾风光过("金马兰台"指翰林院),但一旦被贬谪,就像被丢到荒野的犀牛,旧友都装作不认识。

中间部分写患难见真情:
1. 在人生低谷时,新朋友张季文、刘建之("张与刘")给了他温暖。他们一起游山玩水("竹林""漆园"指隐居地),访古寺登高山,暂时忘却烦恼。
2. 特别感动的是"穷途握手"这个细节,说在最困难时还有人紧握你的手,这种情谊比天高。

结尾充满离愁别绪:
1. 先写朋友们陆续离开(刘建之在皋桥告别,张季文要去西南),用"枯鱼渴望水,困鸟垂翅膀"比喻自己的孤独。
2. 最后四句最动人:看着朋友的车马远去,自己只能站在岔路口哭成泪人。朋友像乘着太阳车飞黄腾达,自己却只能望着月亮思念,甚至想去找神仙("三岛"指蓬莱仙境),只能靠传说中青鸟来传递思念。

全诗就像一首友情变奏曲:从"交友难"的叹息,到"患难见真情"的温暖,再到"离别苦"的伤感。最打动人的是那些具体画面:荒野中孤独的犀牛、雪中紧握的手、岔路口的泪雨...让我们看到古代文人坚硬官袍下柔软的真心。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