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仲文为孔方作松林樵者图 其二

松下幽人不受呼,低头屈膝对双株。
半空翠色连苍蔼,片石清阴转白驹。
兀坐似忘浮世事,乍逢应讶列仙癯。
庐山五老峰前路,还有云巢似此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在松林中的闲适画面,充满超脱尘世的意境。

前四句写景:松树下有位隐士,不理会外界的呼唤,低头弯腰对着两棵松树。半空中青翠的松枝与苍茫的云雾相连,树荫下的石头上光影流转,暗示时光飞逝("白驹"指代时间)。

后四句抒情:隐士独自静坐,仿佛忘记了世俗的烦恼。若是偶然遇见他,会惊讶他瘦得像神仙。最后诗人展开联想:庐山五老峰前的路上,是否也有这样云雾缭绕的隐居之所?

全诗通过"幽人"形象和松林景色的交融,表达了远离喧嚣、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最打动人的是"兀坐似忘浮世事"这句,生动展现了隐士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末尾的疑问语气,更添几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人用"片石清阴转白驹"这样细腻的时光描写,让静谧的画面流动起来,使整幅松林图景既有空间感,又充满时间韵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