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沈亚参时旸并柬戴宪副廷珍二首 其二

二月无花柳,春寒尚满林。
倦看书屡废,愁酌酒须深。
廊庙贤臣业,关河壮士心。
故人俱在远,谁与豁吾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萧瑟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

开头两句写景:二月本该春暖花开,但此时却看不到花朵和绿柳,寒冷的春意依然笼罩着树林。这里用"无花柳"的异常景象,暗示诗人内心的失落。

中间四句写诗人的状态:因为心情烦闷,连书都看不进去;只能借酒消愁,而且必须喝得酩酊大醉。诗人想到朝廷中的贤臣在建立功业,边关的将士在保家卫国,而自己却无所事事,这种对比更添愁绪。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老朋友都不在身边,没有人能理解我、开解我的愁怀。"豁吾襟"这个比喻很形象,就像衣服系得太紧需要解开一样,诗人渴望有人能帮他排解心中的郁结。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早春的萧瑟、独饮的孤寂、与友人分离的惆怅,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想找人说说话都找不到"的孤独感,这种情感古今相通,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