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

淮河西与蔡河接,八百里程无一家。
废邑经年埋草莽,遗民何处梦桑麻。
蝉声呜咽沿堤柳,狼迹纵横匝路沙。
唯有伤心旧时物,毁垣高倚夕阳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破败的古代县城景象,通过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哀愁。

前两句写地理位置:淮河与蔡河在这里交汇,但方圆八百里都看不到人烟。用"八百里"的夸张说法,突出地方的荒芜程度。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破败景象:废弃的县城被野草埋没,幸存的百姓不知在哪里怀念曾经的农耕生活。蝉在河堤的柳树上哀鸣,沙地上满是狼的脚印。这些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荒无人烟的凄凉图景。

最后两句点出主旨:只有那些残破的城墙还立在夕阳下,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斜阳中的断壁残垣,暗示着曾经的繁华已随时间消逝。

全诗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通过河流、荒草、蝉鸣、狼迹、残墙等意象,生动展现了战乱或灾难后城镇的衰败景象。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画面都饱含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夕阳下的废墟成为全诗最动人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深沉的物是人非之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