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四首和汪仲嘉 其三 齐

钟阜霜飙馆已倾,至今哀壑起秋声。针楼银汉含情语,画屟金莲逐步生。

日落卢龙迷古戍,天寒白马走空城。不堪重理玄晖咏,极目澄江似练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京(古称金陵)的秋日景象,通过历史遗迹与自然风光的交织,传递出深沉的怀古之情。

开篇用"钟山上的秋风呼啸,旧日的楼馆早已倒塌"营造荒凉氛围,随后以"至今山谷里仍回荡着凄凉的秋声"强化历史沧桑感。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拟人化,秋风成了历史的叹息者。

中间四句通过两组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现古今变迁:一边是古代宫廷中"七夕乞巧的绣楼"和"裹着金莲绣鞋的舞步"的奢华场景,另一边却是眼前"夕阳下的军事要塞已荒废"和"寒风中白马掠过空城"的破败现实。这种对比让繁华与衰落的落差更显震撼。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不忍心再读南朝诗人谢朓(玄晖)描写金陵美景的诗句,因为眼前的长江虽然依旧如白练般平静,但曾经的辉煌早已消逝。这里用"不堪重理"四字,将诗人对物是人非的痛惜表达得淋漓尽致。

全诗就像一组历史蒙太奇,把不同时空的画面剪辑在一起:有六朝金粉的回忆,有军事要塞的遗迹,有秋风萧瑟的现实。通过这些意象的碰撞,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和历史的无常,产生强烈的共鸣。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画面都饱含对兴衰变迁的感慨。

曹学佺

(1573—1646)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