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狼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韵味,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
首联"寺因先幻有,仙迹本虞君"交代了狼山的背景:山上的寺庙因古老传说而建,仙人遗迹可追溯到上古的虞舜时代。这里用"幻有"暗示寺庙的来历充满神话色彩。
中间两联用白描手法勾勒出狼山画卷:"渡口几点屋"是江边零星的村舍,"山腰一抹云"像轻纱缠绕山间。长江如大地血脉般奔流("浮地轴"),孤塔耸立仿佛要触摸星空("焕天文")。四句诗就像四幅水墨小品,由近及远层层展开。
尾联突然转入历史沉思:想打听秦始皇当年在此的往事,但高耸的山崖沉默不语("迥不闻")。这个结尾很妙,既点出狼山见证过秦皇巡游的历史,又用山崖的沉默制造悠远意境,让读者自己想象那段被时光掩埋的故事。
全诗就像一部微型历史纪录片:先航拍狼山全景,再特写云雾江村,最后镜头推向沉默的崖壁,留下历史的回声。诗人把地理景观、神话传说和历史记忆巧妙编织,让一座普通的山变得神秘而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