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作监栽竹徐直翁清叟俾予书植贤亭三大字以

客梦时时绕故山,梦余砉见玉孱颜。
徐公本自无通介,自是时人醉眼斑。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有趣,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感受。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段"客梦时时绕故山"说的是作者经常梦见家乡的山水,醒来后仿佛还能看到家乡青翠如玉的山峰。这里用"玉孱颜"形容山峰,既写出了山的青翠颜色,又让人感觉山像一位清秀的隐士。

第二段最有意思,作者调侃徐直翁(诗题中的徐公)这个人。说徐公本来就是个不讲究规矩的人,但偏偏世人总爱用世俗的眼光来评判他,就像喝醉酒的人看东西都是重影一样。这里的"通介"指为人处世的规矩,"醉眼斑"比喻世人糊涂的判断。

整首诗妙在把严肃的人生感悟说得轻松幽默。前两句写思乡之情,后两句突然转折,用开玩笑的方式说出了一个道理:真正超脱的人不会被世俗标准束缚,反倒是那些用世俗眼光评判他人的人,就像醉汉一样看不清真相。

作者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又用幽默的方式赞美了徐公不拘小节的性格,同时讽刺了世人肤浅的判断标准。这种把深刻道理藏在日常对话中的写法,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