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前人谒禹庙三首 其三

春色湖光照锦衣,岸花汀草共芬菲。
若耶溪上游人乐,举棹狂歌半醉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湖的欢乐景象,语言通俗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春色湖光照锦衣,岸花汀草共芬菲"像用手机拍下的风景照:阳光洒在湖面上,把游人鲜艳的衣服都映亮了,岸边花草散发着清香。这里用"锦衣"暗示游人衣着华丽,衬托出春游的愉悦氛围。

后两句"若耶溪上游人乐,举棹狂歌半醉归"直接捕捉了游人的快乐瞬间:在若耶溪上(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人们划着船放声歌唱,带着几分醉意尽兴而归。"狂歌""半醉"四个字特别生动,让人仿佛能听到欢声笑语,看到微醺的人们摇摇晃晃回家的样子。

全诗最妙的是用简单的语言传递出真实的快乐。诗人没有刻意描写风景多美,而是通过游人衣服的反光、花草的香气、划船唱歌这些具体细节,让读者自己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游玩的畅快。这种"不直接说开心,但字里行间都是开心"的写法,正是古诗的独特魅力。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