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五首 其二

月印苍波入夜寒,寂寥灯火水天宽。
儿孙未解谙风色,几度船头失钓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带点孤寂的夜钓画面。

前两句"月印苍波入夜寒,寂寥灯火水天宽"写景:月光照在深青色的水面上,夜晚的寒意渐渐袭来。渔父的小船亮着孤零零的灯火,在广阔的水天之间显得格外渺小。这里用"寂寥"和"宽"的对比,突显了人在大自然中的孤独感。

后两句"儿孙未解谙风色,几度船头失钓竿"转为叙事:年轻的儿孙们还不懂得观察天气变化,好几次在船头弄丢了钓竿。这里既表现了年轻人的毛手毛脚,也暗示了老渔父的丰富经验。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深邃的意境,月光、寒夜、孤灯、广阔水面共同营造出静谧氛围
2. 通过儿孙的"不谙世事"反衬老渔父的沉稳老练
3. 在宁静中暗藏生活情趣,失钓竿的细节让画面活了起来

这就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普通渔家生活中那个既平凡又动人的夜晚。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