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日泛湖杂诗 其十二

每将冲韵拟琴高,不值飞鸣心更劳。
邂逅诗成似招隐,稻花深处举霜毛(自注:见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泛舟湖上的场景,诗人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内心的闲适与超脱。

前两句"每将冲韵拟琴高,不值飞鸣心更劳"说诗人常把湖水的韵律比作高雅琴声,但若刻意追求鸟鸣相伴反而徒增烦恼。这里用琴声比喻水波声,暗示诗人追求自然之趣。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偶然吟成的诗句就像在召唤隐士,这时在稻花深处突然看见一只白鹤扬起它雪白的羽毛。这个意外发现的白鹤形象,象征着诗人突然领悟到的超然境界。"稻花深处"的田园景象与"霜毛"的纯洁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隐逸生活的美好。

全诗通过"琴声-飞鸟-稻花-白鹤"的意象转换,展现了诗人从刻意追求到偶然得之的心境变化,最终在自然中获得精神升华。白鹤的出现尤其巧妙,既点题"见鹤"的自注,又暗喻高洁品格,让寻常的中秋泛舟有了不寻常的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