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张衡四愁诗
平子殊不乐,渺然赋四愁。
何能限畛域,长城翠烟楼。
淮阴驱市人,多多善其俦。
重瞳焚咸阳,土焦棼亦收。
乃君更甚此,戢之不肯收。
醉乡虽桃源,又欲陷青州。
莫恃龙须席,相随到梦游。
冒昧宽一假,不厌拙如鸠。
何能限畛域,长城翠烟楼。
淮阴驱市人,多多善其俦。
重瞳焚咸阳,土焦棼亦收。
乃君更甚此,戢之不肯收。
醉乡虽桃源,又欲陷青州。
莫恃龙须席,相随到梦游。
冒昧宽一假,不厌拙如鸠。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古讽今,表面上写张衡(字平子)的忧愁,实则暗讽当时的社会乱象。全诗用历史典故和夸张比喻,展现了一个混乱荒诞的世界。
前四句写张衡因天下纷乱而忧愁,但现实比他的时代更糟——长城变成享乐的翠烟楼(暗指统治者只顾享乐)。接着用韩信(淮阴侯)带乌合之众打仗、项羽(重瞳)火烧咸阳的典故,说现在的情况比这些历史事件更疯狂——统治者把混乱当宝贝藏着不肯收拾。
后六句更尖锐:醉生梦死的"桃源"其实是陷阱,看似高贵的龙须席(象征权位)终会让人坠入噩梦。最后两句像黑色幽默——诗人冒昧请求"请假",自嘲像笨拙的斑鸠,实则是讽刺统治者连他这样的"笨人"都容不下。
全诗妙在把愤怒包装成荒诞故事:用历史典故作镜子,用"长城变酒楼""混乱当收藏"等夸张画面,揭露社会腐败。最后自嘲式的结尾,反而强化了"这个时代连说真话的人都显得可笑"的悲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