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朱久香学使兰花间补读图 其二

西风分手短长亭,水蓼红疏荇叶青。
何日名山同展卷,书声还许灶觚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离别后对重逢的期盼,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前两句"西风分手短长亭,水蓼红疏荇叶青"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离别场景:秋风吹拂的送别长亭,水边蓼花稀疏泛红,荇菜叶子青翠。这些景物描写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秋天),又通过"红疏"与"青"的色彩对比,让画面生动鲜明。

后两句"何日名山同展卷,书声还许灶觚听"转为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将来能与友人重聚、一起读书的渴望。"名山同展卷"暗指远离尘嚣、潜心学问的理想生活,"灶觚听书声"这个细节特别温馨,想象着在简陋的厨房里(灶觚指烧火做饭的地方)都能听到友人读书的声音,说明他们志趣相投、相处融洽。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平淡中见真情的友谊:没有夸张的辞藻,只是通过日常读书这样的小事,就传达出对知音好友的深切思念。诗人把对重逢的期待寄托在最普通的生活场景里,让读者感受到真挚友谊的可贵。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