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兴二首

高槐堕疏花,梁燕感时节。
神飚驾轻翮,行计夙已决。
飞鸣绕前檐,似与主人别。
鸟衣隔海云,去去避霜雪。
故垒尚未归,相期杏花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的一幕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高槐堕疏花”,写出了秋天高大的槐树上花瓣稀疏地飘落,这是秋天到来的标志。第二句“梁燕感时节”,梁上的燕子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暗示着它们也即将要离开。接下来,“神飚驾轻翮,行计夙已决”描绘了燕子在秋风中飞翔,它们早就计划好要南飞避寒。

接下来两句“飞鸣绕前檐,似与主人别”,写出了燕子环绕着屋檐,似乎在与主人告别,这里“主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燕子的离去也隐含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孤独感。紧接着“鸟衣隔海云,去去避霜雪”,燕子穿着羽毛衣,在云海中继续南飞,避免霜雪的侵袭。

最后两句“故垒尚未归,相期杏花月”,诗人表达了对燕子南归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期待,希望在杏花开放的季节能够如燕子一样回归故地。这里的“故垒”也象征着诗人的故乡或原来的居所,而“杏花月”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象征,意味着新的开始和重逢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秋日的景象和燕子的南飞,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许,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温暖的期待感。

谢隽伯

谢隽伯,字长父,号偕山,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有《和樵集》(《宋诗拾遗》卷一一),已佚。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