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

荣路徘徊力已疲,保全恩惠剧春熙。
须知散栎无庸日,方到群材构厦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比喻讲了一个职场人看透名利后的豁达心态。

前两句说自己像辆在官场打转的老马车,已经累得跑不动了。这里的"荣路"指当官的路,"春熙"原指春天阳光,这里比喻皇恩。说自己虽然受着皇帝恩惠,但已经力不从心。

后两句突然用了个有趣的比喻:就像没用的散木(不成材的树)被淘汰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好木材能盖房子的时候。意思是当自己这种"庸才"退出官场,那些真正的人才才有机会大展身手。

全诗妙在:
1. 用老马车、废木料这种日常事物比喻官场生态,特别接地气
2. 表面自嘲是"废柴",实则暗含对官场人才选拔的讽刺
3. 疲惫中带着释然,有种"我退位让贤"的潇洒

就像现代人常说"我不干了,正好给年轻人腾位置",这种自我开解的方式古今相通,读来会心一笑。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