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希制军

使相分符十二州,明公赐履冠诸侯。
天包凉益开东井,地跨关河领上游。
寒谷春生吹律遍,野航时带霁晖流。
躬耕久自耽林壑,望岁频书大有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位高权重的官员(希制军)治理一方、造福百姓的形象,同时隐含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用大气的地理意象展现希制军的权势与功绩:他像古代诸侯一样掌管着十二州领地("使相分符"),管辖范围从凉州益州(今甘肃四川一带)到关河地区(陕西山西),如同星辰照耀大地("天包凉益开东井"),坐镇黄河上游要地。这些比喻既显赫又暗含对其治国能力的赞美。

后四句转向更生活化的描写:在希制军治理下,连寒冷的山谷都吹起了春风(用"吹律"典故暗指德政惠民),江上小船沐浴着晴光往来。但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说自己早已沉醉于种田隐居的生活("躬耕久自耽林壑"),却仍时常关注着希制军治下的丰收年景("望岁频书大有秋")。这种对比既表达了对官员政绩的肯定,又透露出对简单田园生活的珍视。

全诗巧妙融合了雄浑的政绩赞美与细腻的个人情怀,就像一幅既展现壮丽山河,又描绘田间小景的画卷,让读者在感受权力威严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平凡生活的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