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与欧彦桢黎惟敬诸公游蒲涧

披蓁曷知劬,抗策信所诣。
疏甸印花明,层皋拥霞丽。
远瞻樵径微,近瞩鹿町翳。
岂伊仙府临,复此禅驾税。
法相垂永钦,毫光烛无际。
给林戒鼓渊,净宇慈香细。
身将六尘殊,心与七觉契。
秋气自萧森,暝色转佳霁。
岩端素练悬,松表朱弦递。
盈盈洁鹭翔,袅袅玄蝉曳。
一讴匪自怡,聊用发灵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秋日同游蒲涧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美景与心灵感悟的交融。

开篇用"披荆斩棘"的意象,暗示旅途艰辛但心甘情愿。随后用"印花明""霞丽"等明亮色彩,勾勒出山野间花草灿烂、云霞绚丽的画面。远处樵夫小路若隐若现,近处鹿群时隐时现,营造出幽静神秘的氛围。

中间部分转入禅意感悟:这里既是道教仙府,又是佛教圣地。佛寺金光普照,鼓声深沉,香火袅袅,让人心灵净化。作者感到身体远离尘世烦扰,内心与佛法智慧相通。秋日的肃杀之气与傍晚的晴好天气形成对比,暗喻人生境遇的变化。

结尾处生动描绘自然景物:山崖瀑布如白练悬挂,松林间仿佛有琴声回荡。白鹭轻盈飞翔,黑蝉悠然鸣唱。最后点明作诗不是为了自我娱乐,而是为了抒发内心的灵性感悟。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山水之美与宗教感悟完美结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诗中色彩对比鲜明(白练/朱弦,洁鹭/玄蝉),动静相宜,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充满音乐般的韵律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