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修行悟道的境界,用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
前两句"外不放入,内不放出"是说修行要守住心门——既不让外界的诱惑干扰内心,也不让内心的杂念泛滥出去。就像给心灵装了个智能门禁系统。
"痛下一槌,万事了毕"最精彩,用打铁作比喻:匠人看准时机一锤定音,修行也要这样果断斩断烦恼。就像我们做重大决定时,有时候就需要快刀斩乱麻的魄力。
后两句把场景拉到太白峰(终南山主峰),说这里的规矩很明确。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在这个修行道场,所有的行为准则都清清楚楚,该放下的放下,该坚守的坚守。
全诗的魅力在于把抽象的修行道理,用打铁、守门这些生活场景说得明明白白。它告诉我们:无论是修行还是生活,都要懂得把握关键、守住本心,在重要时刻敢于做决断。就像整理房间,该扔的果断扔,该留的好好收,生活自然就清爽了。
释如净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