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叔病中寄诸君子

几日东风独掩门,忽传佳咏感芳辰。
应缘高位须忧国,未必多情便负春。
过眼只看花艳疾,惊心初见草芽新。
狂吟烂醉无拘束,始信光阴属散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病中收到朋友诗作后的感慨,充满了对春天、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说:这几天我因为生病独自关着门,忽然收到朋友寄来的美好诗篇,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里"东风"代表春天,"独掩门"说明作者因病与外界隔绝。

中间四句是核心:做高官的人自然要为国事操心,但谁说多愁善感的人就会辜负春天呢?眼前的花朵开得正艳却容易凋谢,新长出的草芽让我又惊又喜。这里用"花艳疾"比喻美好事物易逝,"草芽新"则代表新生和希望。

最后两句最洒脱:真想痛快地吟诗、尽情地喝酒,无拘无束地生活,这才相信美好的时光是属于闲散之人的。"散人"指的是没有官职羁绊的自由人。

全诗透露出两种矛盾心情:一方面理解身居高位者的责任,另一方面又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放下一切、及时行乐"的豁达,这种对自由的渴望特别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