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僧

虬髯深目话波罗,问法徒惊竖指多。
今日□台松柏映,岂看都应是天魔(以上杨天培《潮雅拾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西域僧人的形象,并暗含对佛教文化的思考。

前两句"虬髯深目话波罗,问法徒惊竖指多"生动刻画了西域僧人的外貌特征:卷曲的胡须、深邃的眼睛,说着"波罗"(可能是梵语或西域语言)。当人们向他请教佛法时,他频频竖起手指的动作让求教者感到惊讶。这里通过典型的外貌和动作描写,展现出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僧人形象。

后两句"今日□台松柏映,岂看都应是天魔"则转向景物描写和哲思。在松柏掩映的佛台上(□可能是某处地名),诗人突然产生一个疑问:眼前所见的一切,是否都是"天魔"的幻象?这里的"天魔"可以理解为佛教中扰乱修行的魔障,也可能暗指异域文化带来的冲击。

全诗通过西域僧人这个特殊形象,表达了文化交流中的新奇感和困惑。诗人既被异域文化吸引,又对其保持警惕,这种矛盾心理通过最后一句的反问巧妙呈现。松柏的庄重与天魔的虚幻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真实与虚幻、本土与外来文化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