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对菊怀诸兄
往年九日菊未花,今年九日花尽嘉。
霜前寒蕊重重好,滁山不把龙山誇。
反扃官舍白日静,对汝悠悠两形影。
举杯相酹还自酬,花神醉未谁能省。
何处登高可披豁,茱萸更向花前掇。
不柰秋风生客愁,雁行吹断江天阔。
霜前寒蕊重重好,滁山不把龙山誇。
反扃官舍白日静,对汝悠悠两形影。
举杯相酹还自酬,花神醉未谁能省。
何处登高可披豁,茱萸更向花前掇。
不柰秋风生客愁,雁行吹断江天阔。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赏菊时对远方兄弟的思念,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心境。
前四句用菊花作对比:往年重阳节菊花还没开,今年却开得特别好。霜打过的菊花层层叠叠格外精神,连著名的龙山菊花都比不上滁州这里的菊花。这里表面写花,其实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
中间四句写孤独场景:诗人反锁官舍大门,在寂静的白日里与菊花相对。举杯独饮时,连菊花都像喝醉了,却无人能懂这份寂寞。这里用拟人手法,把菊花写成唯一的知己。
最后四句点明愁绪:本应登高望远解忧,却只能摘茱萸与菊花作伴。秋风吹起客居之愁,望着天上断线的雁群,就像与兄弟离散的愁绪随着江天蔓延开来。大雁常用来比喻兄弟,这里用"雁行吹断"形象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
全诗妙在处处写菊花,实则句句念兄弟。通过菊花盛开的反衬、独酌的细节、断雁的意象,把节日里的孤独和思念写得含蓄又深刻,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含蓄情感表达方式。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