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贞弟
征马矫西首,离琴扬南音。
懿亲将远别,置酒坐华林。
中量岂独浅,强饮不尽斟(玉溪云甚情致)。
分手即岐路,千里在寸阴。
习习东来风,飘飘游子心。
山川脩且阔,羁思壮难任。
驰情天一涯,结梦江之浔。
要我清商节,聆子吹篪吟。
懿亲将远别,置酒坐华林。
中量岂独浅,强饮不尽斟(玉溪云甚情致)。
分手即岐路,千里在寸阴。
习习东来风,飘飘游子心。
山川脩且阔,羁思壮难任。
驰情天一涯,结梦江之浔。
要我清商节,聆子吹篪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亲人离别的伤感画面,语言质朴却情感深厚,像一封用眼泪写成的家书。
开篇用"征马向西""琴声向南"的对比,立刻勾勒出分离的场景——马儿朝西走,琴声往南飘,两人即将背道而驰。在华丽园林里设宴送别,但再美的酒席也冲不淡离愁,诗人说自己酒量差,其实是因为心事太重喝不下。
"分手即岐路"四句最戳心窝子:刚分开就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千里之别其实就在转身的瞬间。春风吹动游子的衣襟,也吹乱了离人的心。望着绵延的山川,沉重的思念几乎要把人压垮。
最后四句像一组电影蒙太奇:人在天涯漂泊,梦却总回到分别的江岸。诗人渴望再听到亲人用篪(一种竹制乐器)吹奏的曲子,这清越的音色将成为他们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用"喝不下的酒"写愁绪,用"压垮人的山川"写思念,用"追逐的春风"写漂泊。最平凡的事物都被赋予了深情,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共情这种"人生多别离"的永恒惆怅。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