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官员接到朝廷紧急征召,匆忙赶路赴京的故事。
开头两句"轻邮千里给台符,晓月征骖上道初"是说:快马加鞭送来千里之外的朝廷诏书,天还没亮就套好马车准备出发。这里用"晓月"点明出发时间之早,暗示任务紧急。
后两句"自比汉儒恩太渥,一生龚胜恨私车"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自比汉代受宠的儒臣,觉得皇恩太重;二是想到汉代名臣龚胜因不愿坐官车而得罪的故事。这里透露出复杂心理:既感激朝廷重用,又对被迫离家感到无奈。
全诗通过"轻邮""晓月"等细节生动展现了古代官员"奉诏入京"的典型场景,既有奉命行事的责任感,又暗含身不由己的惆怅。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皇命难违"的古代士人心态:明明心里有委屈,却还要感恩戴德。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