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王国华
甚矣吾衰矣,怀哉予归哉。
雀蜃不能化,何用充海淮。
王郎东鲁秀,玉质离氛埃。
青丝络白马,啸吟浮玉隈。
馀子录录耳,谁敢相朋侪。
一朝款柴户,严若问子来。
又疑蒙谷士,汗漫期九垓。
嗟我晚闻道,可人常永怀。
乱后苦契阔,襟抱无由开。
常深越鸟志,自腼庄栎材。
感子慰离索,驾言且勿催。
人生驹过隙,发白不再孩。
鸡鸣舜为善,犬放轲所哀。
文字乃其闰,末俗供驩咍。
勖哉圣贤事,充此天降才。
赠言愧斐率,过此谁能裁。
雀蜃不能化,何用充海淮。
王郎东鲁秀,玉质离氛埃。
青丝络白马,啸吟浮玉隈。
馀子录录耳,谁敢相朋侪。
一朝款柴户,严若问子来。
又疑蒙谷士,汗漫期九垓。
嗟我晚闻道,可人常永怀。
乱后苦契阔,襟抱无由开。
常深越鸟志,自腼庄栎材。
感子慰离索,驾言且勿催。
人生驹过隙,发白不再孩。
鸡鸣舜为善,犬放轲所哀。
文字乃其闰,末俗供驩咍。
勖哉圣贤事,充此天降才。
赠言愧斐率,过此谁能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但情感真挚。
开头"甚矣吾衰矣,怀哉予归哉"直白地说出自己年岁已高、渴望归隐的心情。用"雀蜃不能化"比喻自己能力有限,就像小鸟和蛤蜊变不成大鹏巨鲸,不必勉强去大海闯荡。
中间部分描写了一位叫王国华的优秀朋友。用"青丝络白马"这样生动的画面展现他潇洒的形象,说其他人都平庸无奇,只有这位朋友与众不同。朋友突然来访时,作者又惊又喜,感觉像遇到世外高人。
后段转向人生感悟。作者感叹自己觉悟太晚,在乱世中与朋友分离,内心苦闷。用"越鸟"(思乡的鸟)和"庄栎"(无用的树)自嘲,表达怀才不遇之感。但朋友来访让他感到温暖,劝他不要急着走。
最后升华主题:人生短暂如白马过隙,要珍惜时间。用"鸡鸣舜为善"(舜听到鸡鸣就起床行善)、"犬放轲所哀"(孟子为被抛弃的狗悲伤)两个典故,强调要做圣贤之事,发挥天赋才能。结尾谦虚地说自己文笔不好,但这份心意是真诚的。
全诗通过日常交往的小事,写出了真挚的友情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古代文人典型的精神世界。
俞德邻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