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二月十五的月亮,但诗人通过对比"前年"的月亮,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但自然永恒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仲春三五月,宛是前年明"是说:现在春天的满月,看起来和两年前一样明亮。这里用"宛是"(好像)这个词很妙,既说明月亮确实没变,又暗示看月亮的人已经变了。
后两句"明月不改色,所见有亏盈"是点睛之笔:月亮本身其实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我们看月亮的角度和心境。就像生活中很多事情,客观事物没变,变的是我们的处境和感受。
诗人用月亮这个永恒意象,巧妙地道出了人生真相:时间在流逝,人在变老,但自然界的规律始终如一。这种对时光易逝的淡淡忧伤,和对自然永恒的赞叹,都藏在短短20个字里,读来既明白如话,又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