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黄云亭登黄鹤楼

白云黄鹤已千秋,万里归来共倚楼。
夏涨几无江汉别,楚山尽到凤凰收。
风流几换红羊劫,词赋犹传鹦鹉洲。
远浦斜阳徒极目,孤帆中见火轮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和朋友一起登黄鹤楼的所见所感,充满历史沧桑感和时代变迁的感慨。

开头"白云黄鹤已千秋"用黄鹤楼的传说起笔,说仙人乘黄鹤的故事已经流传千年,为全诗定下怀古的基调。第二句"万里归来共倚楼"写自己和朋友远道而来,一起靠着楼栏远眺,有种老友重逢的温暖。

中间四句写登楼看到的景色:夏天江水上涨,汉江和长江几乎分不清界限;远处的楚山一直延伸到凤凰山脚下。这里用"几无江汉别"和"尽到凤凰收"生动描绘出江山的壮阔。接着笔锋一转,提到历史上多次战乱(红羊劫指战祸),但鹦鹉洲上留下的文人词赋依然流传,暗示文化比战乱更长久。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诗人望着远处夕阳下的江面,突然看见一艘冒着烟的轮船(火轮舟)孤零零地驶过。这个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与传统诗词中的"孤帆"形成强烈对比,既让人感受到时代变迁,又透露出诗人面对新事物时复杂的心情——既留恋传统(徒极目),又不得不接受新时代的到来。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微电影:先拉远景拍千年传说,再拍朋友登楼的温馨画面,接着用航拍展示壮丽山河,最后镜头突然聚焦到江面上那艘冒着烟的轮船,在落日余晖中留下耐人寻味的结尾。通过古今交融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对时代变化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