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子充游尧祠见交代李行正诗追用李太白旧韵因亦次韵呈子充
俗物败人意,作吏七不堪。
朅来东蒙遇欢友,角立杰出推江南。
英材百汰⑴挥利刃,夷量万顷澄寒潭。
弱龄文采照金殿,荏苒立境衣犹蓝。
铜章来踏瑕丘鼓,邑屋欢康无疾苦。
春风郊外正酣⑵酣,笑指丛祠两骖舞。
猛抛簿领乱回回(原作追芳哲,据《永乐大典》改),戏看油碧声如雷。
不遣韶光浪湮灭(以上两句原倒,据《永乐大典》改),桃已蒸霞柳飞雪。
超然危立俯河干,抱城清泗鸣惊湍。
谪仙秀句但碑板,无复真迹龙蛇蟠。
君不见聪明文思抚寰海,四表上下腾光彩。
破椽欺魄⑶炉无烟,豪气英风亦何在。
荒郊遗趾望中来,遐想千古令人哀。
祖龙巡幸亦琐琐,从臣徒向苍珉开。
豪华岂复灵光殿,峻峗谁知季武台。
耿耿星河挂窗牖,未跨归鞍犹捧手。
同门早岁气横秋,年大饥寒依秫酒。
俗儒醒醉尚不分,金马玉麟名远闻。
小县鸣弦烦卓令,冷阁问字疲子云。
五斗不归俱委琐,邂逅为僚天赞我。
金兰缟纻未足誇,嵇吕命驾何其赊。
官寺相望无百步,泮林正对河阳花。
坐令庄舄忘吟越,亦复无心存⑷魏阙。
蒲酒相从未有涯,祭灶请邻才一月。
朅来东蒙遇欢友,角立杰出推江南。
英材百汰⑴挥利刃,夷量万顷澄寒潭。
弱龄文采照金殿,荏苒立境衣犹蓝。
铜章来踏瑕丘鼓,邑屋欢康无疾苦。
春风郊外正酣⑵酣,笑指丛祠两骖舞。
猛抛簿领乱回回(原作追芳哲,据《永乐大典》改),戏看油碧声如雷。
不遣韶光浪湮灭(以上两句原倒,据《永乐大典》改),桃已蒸霞柳飞雪。
超然危立俯河干,抱城清泗鸣惊湍。
谪仙秀句但碑板,无复真迹龙蛇蟠。
君不见聪明文思抚寰海,四表上下腾光彩。
破椽欺魄⑶炉无烟,豪气英风亦何在。
荒郊遗趾望中来,遐想千古令人哀。
祖龙巡幸亦琐琐,从臣徒向苍珉开。
豪华岂复灵光殿,峻峗谁知季武台。
耿耿星河挂窗牖,未跨归鞍犹捧手。
同门早岁气横秋,年大饥寒依秫酒。
俗儒醒醉尚不分,金马玉麟名远闻。
小县鸣弦烦卓令,冷阁问字疲子云。
五斗不归俱委琐,邂逅为僚天赞我。
金兰缟纻未足誇,嵇吕命驾何其赊。
官寺相望无百步,泮林正对河阳花。
坐令庄舄忘吟越,亦复无心存⑷魏阙。
蒲酒相从未有涯,祭灶请邻才一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与朋友同游尧祠时,模仿李白诗韵创作的。全诗通过对比古今、官场与自然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厌倦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核心思想:
1. 厌恶官场束缚
开篇直说"俗物败人意",用"作吏七不堪"(借用嵇康典故)表达对琐碎公务的厌烦。后续描写抛公文簿册("猛抛簿领")、笑看油碧车马喧闹的场景,生动展现挣脱束缚的快意。
2. 赞美真挚友情
诗中"欢友""金兰缟纻"等词突出与志同道合者(子充等)的交游之乐。用"嵇吕命驾"(嵇康与吕安说走就走的友情)比喻彼此默契,强调这种情谊比官场虚名更珍贵。
3. 感慨历史虚无
通过尧祠遗址、李白题诗的今昔对比,发出"豪气英风亦何在"的喟叹。秦始皇巡幸碑刻、灵光殿等昔日辉煌都化为荒丘,暗示功名利禄的虚幻。
4. 向往自然与酒乐
"春风郊外""桃柳飞雪"等清新意象,与"蒲酒相从""秫酒"的纵情欢饮相呼应,构成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结尾"祭灶请邻"的民间烟火气,更反衬出官场生活的空洞。
艺术特色:
- 今昔对比强烈:将李白遗迹的荒凉与眼前春色并置,增强历史沧桑感。
- 口语化表达:如"笑指丛祠""戏看油碧"等句,活泼生动,贴近生活。
- 用典自然:嵇康、李白等典故信手拈来,不着痕迹地深化主题。
全诗犹如一幅官场倦客的春日行乐图,在纵情山水、把酒言欢的表象下,藏着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真正的光彩不在功名而在真性情,不在碑刻而在当下与知己共度的鲜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