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在江湖漂泊多年的人,带着壮志去拜访一位贤者的故事。
前两句写主人公多年放浪江湖,随身带着象征抱负的长剑,仿佛要倚靠天边——说明他心怀远大志向,但一直未能实现。
中间四句提到两个历史名人:
1. 诸葛亮:他隐居草庐,后来被刘备请出山。主人公感叹自己遇不到这样的明主。
2. 李白:他曾被贬到采石矶(传说中李白醉酒捞月的地方),这里暗指主人公像李白一样怀才不遇。
接着,他说自己没能实现抱负(“虎穴”比喻危险或艰难的环境),现在决定去拜访当世贤人(“龙门”比喻高位或德高望重的人)。
最后两句是转折:幸好家乡有位像“乖崖”(宋代名臣张咏,号乖崖,这里可能代指张别驾)这样的贤者,或许能让自己像李畋(宋代学者,曾受张咏赏识)一样得到指点,有所成就。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也带着希望——虽然江湖漂泊多年,但遇到贤者后,或许能迎来转机。语言豪迈又略带感慨,既有壮志未酬的遗憾,也有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