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观音岩晚望用宋人赵冰壶韵

扪读冰壶句尚存,虚亭人坐水云昏。沙头一雁丛芦没,江上千峰落日吞。

扫叶深林逢白足,扶藤危磴引青猿。茫茫目送东流去,终古潺湲漱石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在焦山观音岩远眺的宁静画面,充满禅意与自然之美。

开篇提到作者读到前人赵冰壶的诗句,坐在空亭中看云雾笼罩的江面。这里用"水云昏"三字就勾勒出暮色中水天朦胧的景象,营造出静谧氛围。

中间两联用四个生动的画面组成蒙太奇:沙洲上的孤雁隐入芦苇丛,落日余晖吞没江上群峰,在落叶深处偶遇赤脚僧人,攀爬藤蔓时看见敏捷的青猿。这些意象一动一静,既有"落日吞千峰"的壮阔,也有"白足""青猿"的灵趣,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结尾将视线投向永远东流的江水,用"潺湲漱石根"这个细节收束全篇。流水冲刷石根的景象,既暗喻时光流逝,又传递出亘古不变的禅意。全诗像一组水墨镜头,通过雁、僧、猿、石等意象的层层铺展,最终落在"流水漱石"这个永恒画面上,让人感受到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