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清晨,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淡淡的忧愁。
前四句是清晨特写镜头:秋天的宁静在清晨尤为明显,竹林深处传来断断续续的蝉鸣,晨风吹过,诗人穿着翠绿色衣衫漫步,衣襟都沾上了露水。这里用"蝉昼风"和"衫晓露"两个动态细节,把看不见的风和露水都变得具体可感。
五六句笔锋一转:院子里的野草(庭莎)因为疏于打理长得老高,林子里的果子倒是悠闲地数得清楚。这两句暗含对比——杂草疯长暗示诗人身体欠佳(题目《遣病》),而数果子这个动作又透露出病中难得的清闲。
最后两句突然感慨:为什么人总在健康的时候,整天为了公事奔波劳碌呢?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用反问语气道出人生常态——健康时忙碌,生病才得闲,暗含对世俗忙碌生活的反思。
全诗妙在"静中有动":看似写静谧秋晨,实则蝉鸣、风声、露水、野草生长都是动态;表面记闲适生活,内里藏着对生命的思考。就像用高清摄像机拍下的秋晨vlog,每个镜头都带着呼吸感,最后突然定格成对人生的灵魂拷问。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