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誓约》描绘了一段刻骨铭心却无法圆满的爱情,用日常可见的意象传递出深沉的情感。
前两句用"添香""刺绣"这些生活细节,展现女子在思念中煎熬的状态——点燃香炉发呆,回忆往事让她心神恍惚。她将情诗绣在织物上相赠,又把书信烧成灰拌着酒咽下,这些极端举动暗示着爱情面临巨大阻碍,可能是礼教束缚或现实压力。
五六句用"水波渐长"比喻时光流逝,用"花影无痕"形容往事飘渺,透露出两人感情随时间流逝逐渐无望的无奈。最动人的是结尾:女子像鸳鸯一样发誓来生再续前缘,宁愿背负"辜负当下深情"的骂名,也不愿违背彼此灵魂的承诺。这种"今生无缘,来世必践"的决绝,让誓言超越了时空限制。
全诗妙在将激烈情感包裹在焚香、刺绣、喝酒这些日常举动中,让读者从平静表面感受到内心风暴。特别是"焚信和酒吞"这个画面,把"将秘密永远埋藏心底"的悲壮表现得淋漓尽致。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