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收到朋友赠送的蜀地信笺后的感怀之作,字里行间透着文人间的真挚情谊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写收到礼物的场景:朋友从京城寄来带着丹霞纹路的精美信笺,像夹着白云般雅致。作者幽默地说"你干嘛把这么高档的东西寄给我这个山野闲人",其实暗含对朋友记挂的感动。
中间四句形成有趣对比:朋友是皇帝身边的文书官("视草禁中客"),却特意讨来成都浣花溪特产的春色信笺赠予自己。作者自嘲说现在只能把这些信笺当收藏品把玩,再也写不出清新诗篇了——这里既有对才华褪去的无奈,也暗含"愧对精美信笺"的幽默。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沉重:入秋后自己久病卧床,砚台积满蛛网灰尘。这个画面既交代了"写不出诗"的真实原因,更透露出病中孤寂的心境。朋友寄来的信笺与尘封的砚台形成强烈反差,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淡淡哀愁。
全诗就像一封含蓄的家书,通过信笺这件小物件,既表达了朋友跨越阶层的珍贵情谊,又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收到礼物很开心,但更想你来看看我"的复杂情绪,非常真实动人。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