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翻行(庚戌六月十二日)

太湖西来天目源,七十二溪波涛奔。
震荡有时溢原野,未闻浩瀚迷乾坤。
五月稻秧齐插莳,三旬霖雨水澎濞。
方忧漏天移泽国,忽骇狂澜卷平地。
飓风猛发神鬼愁,火龙掷火驱潮头。
漂砂礐石失垠岸,发屋拔树蟠蛟虬。
声如列缺斗霹雳,势如共工倾不周。
乘陵城郭塔欲倒,千庐万灶皆洪流。
巨浪翻腾高屋过,大鱼拨剌平衢游。
更怜人畜死无数,浮轊塞港漂难求。
百岁老翁惊叹久,此灾《邑志》从未有。
乘船入市何足云,地轴翻天浸星斗。
我时惶遽无窜逃,急上高楼守篓籔。
竟日鱼釜无炊烟,浇愁何处沽村酒。
变不虚生岂偶然,抚时感事心欲呕。
盛朝蠲赈犹未遑,长吏敲搒肯停否。
欲诉真宰天茫茫,九关虎豹狰狞守。
吁嗟苍生尔奈何,但见号咷走童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水灾害,用震撼的画面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灾害的恐怖力量。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洪水来势(开头到"未闻浩瀚迷乾坤")
用"七十二溪波涛奔"形容太湖水源众多,暗示平时水量就大,但从未见过如此可怕的洪水。

2. 灾害过程("五月稻秧"到"浮轊塞港漂难求")
通过"火龙掷火驱潮头"等夸张比喻,描写飓风掀起巨浪的恐怖场景。"大鱼拨剌平衢游"这种反常画面,突出洪水淹没街道的严重程度。特别提到人畜死伤无数,表现灾难的残酷。

3. 灾后惨状("百岁老翁"到"浇愁何处沽村酒")
用老翁的感叹强调这是百年未遇的灾难。"乘船入市"的异常现象,反映洪水完全改变了日常生活。诗人自己躲在高楼挨饿的场景,让读者感同身受。

4. 社会反思(最后八句)
诗人愤怒质问:朝廷救灾迟缓,地方官还在收税。用"九关虎豹狰狞守"暗喻官僚体系冷漠,百姓只能痛哭无助,体现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艺术特色:
- 比喻生动:"火龙"喻闪电,"共工倾不周"喻洪水冲击力
- 画面感强:大鱼游街、乘船入市等场景如在眼前
- 情感递进:从客观描写到亲身经历,最后升华为社会批判

这首诗不仅记录自然灾害,更揭示了人祸加剧天灾的社会问题,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