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叟悟禅人俗舍在湖口县予留江城闻其归省且

要识閒栖彼此轻,平江浪远暮帆晴。
青春晚处羁怀恶,白发生时老眼明。
花落无心寻笑傲,客乡有日苦逢迎。
云包尚寄双锺下,若过吾庐只半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居他乡的游子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

首联"要识閒栖彼此轻,平江浪远暮帆晴"用平静的江面和暮色中的船帆,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相隔两地的现状。"彼此轻"三字道出了虽然相隔,但彼此牵挂的情谊并不因距离而减轻。

颔联"青春晚处羁怀恶,白发生时老眼明"通过对比手法,写人到中年的复杂心境。青春将尽时特别厌恶漂泊,而白发渐生时反而看透世事。这种矛盾心理正是中年游子的真实写照。

颈联"青春晚处羁怀恶,白发生时老眼明"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说看到花落已无心追求逍遥生活,在异乡的日子总是不得不应付各种应酬,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尾联"云包尚寄双锺下,若过吾庐只半程"最为动人。诗人说友人的行李还寄放在双钟山下,要是来我家做客,路程其实很近。这句话表面说距离近,实则表达了希望友人早日来访的深切期盼。

全诗以平淡的语言道出了深沉的情感,将中年人对家乡的思念、对友情的珍视、对世俗的厌倦都娓娓道来。特别是最后两句,用"半程"这个具体距离,把抽象的情感表达得格外真切动人,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期盼与友人相聚的迫切心情。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