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灯

萧萧芦苇岸,点点似流萤。
澹影摇细浪,微光缀曙星。
鱼方思浩荡,鹤或惊空冥。
不是燃犀照,深潭聚百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渔村夜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深邃的意境。

前两句写岸边芦苇在风中沙沙作响,渔灯像萤火虫一样星星点点散布其中。这里用"萧萧"和"点点"两个叠词,既写出了声音,又描摹了光影,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夜晚的河岸边。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部分。灯光在水面投下淡淡的影子,随着微波轻轻晃动,微弱的灯光与天边的晨星相互映衬。诗人想象鱼儿在这样幽暗的水中渴望自由游动,鹤鸟可能被这突然的光亮惊飞。这里通过鱼和鹤的反应,暗示了灯光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给水中的生命带来了扰动。

最后两句用典故升华主题。诗人说这些渔灯不像古人用犀牛角点燃的"通灵之火",却让深潭中的生灵都聚集过来。这里把普通的渔灯写得充满灵性,仿佛具有召唤水中生物的神秘力量。

全诗最妙的地方在于:表面写的是渔灯照水的寻常景象,实则通过光影变化、生物反应和神话联想,把夜晚水边的静谧与灵动完美融合。普通的生活场景在诗人笔下变得既真实又奇幻,让读者感受到平凡事物中蕴含的诗意与神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