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其三

摩诃般若照,解脱甚深香⑴。
法身寂灭体,三一理圆常。
欲识功齐处,此名常寂光⑵。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佛教修行的至高境界,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层讲智慧之光(前两句)
"摩诃般若"就像一盏超级智慧的探照灯,能照破人生迷雾;"解脱甚深香"比喻摆脱烦恼后的心灵,会散发出一种深邃的芬芳。这里用"光"和"香"这两种感官体验,让抽象的修行境界变得具体可感。

第二层讲佛性本质(中间两句)
"法身寂灭体"说的是佛性就像宁静的深海,看似不动却蕴含无限能量;"三一理圆常"用数字游戏表达真理的完整性(可能指佛、法、僧三宝的统一,或过去现在未来的贯通)。诗人用"圆"这个形状,暗示真理的完美无缺。

第三层讲修行目标(后两句)
指出想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叫"常寂光"——这是个充满诗意的复合词:永恒(常)+安宁(寂)+光明(光),就像永不熄灭的温柔灯火,代表着超越时空的觉悟状态。最后两句像是给修行者指路的地标,告诉我们终点站的名字。

全诗用"光"作为核心意象贯穿始终,从开始的智慧之光,到最后的永恒之光,就像用光线串起的珍珠项链。虽然讲的是深奥的佛理,但通过日常可见的光影、香气、圆环等意象,让普通人也能触摸到那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