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庐山道士二首 其二

常常有约寻幽趣,汨汨无从避俗喧。欲断世间千万事,须穷纸上五千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现代人也能共鸣的"避世"心态,用大白话来解读就是:

前两句像在发朋友圈吐槽:"老早就约好去山里找清净,结果天天被工作群消息轰炸,根本躲不开。"("寻幽趣"是文雅说法,其实就是想逃离996去放松;"汨汨"像微信不停弹通知的声音)

后两句给出解决方案:"想摆脱烦心事?得学老子《道德经》那套智慧。"("断世间事"不是真要出家,而是学会精神断舍离;"五千言"用了个典故代指《道德经》,教人看开点的哲学)

全诗妙在把现代人的焦虑(想逃离又逃不掉)和古人智慧(道家思想)用生活化比喻串联起来,像用文言文写成的当代心灵鸡汤。最后一句特别有意思——作者不说"快去深山修道",而是建议"多读书想开点",这种务实的态度让逃避现实的想法变得接地气。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