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清新自然,像一幅秋日山居图。
诗人说已经好几年没去过仙洲路了(仙洲路可能指风景优美的地方),但梦里常常出现那里的青藤古木。现在正好赶上一场秋雨过后,天气凉爽,最适合去山里的昼寒亭玩水了。
全诗透露出三个亮点:
1. 对自然的热爱:青藤、古木、秋雨、流水,都是让人放松的自然元素
2. 时机的把握:特意选在秋雨过后,既凉爽又舒适
3. 生活的闲趣: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在亭子下慢慢玩水,享受悠闲时光
诗人用简单的语言,把想和朋友一起秋游的期待心情表达得很生动。特别是"弄潺湲"三个字,让人仿佛看到他们在溪水边嬉戏的画面,充满了生活情趣。这种对简单快乐的追求,在今天依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