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尧山的壮丽与神圣,表达了对上古圣君尧的敬仰和向往。
开头两句说尧的德行广大无边,而天下名山虽多,但像尧山这样神圣的并不多见。"神化"指尧的德行感化,"大无外"形容其影响范围之广。
中间四句写尧山近在眼前却威严庄重,就像尧的容颜虽时隔千年仍让人感到亲近。诗人联想到尧曾建都的蒲坂城(今山西永济),以及舜(重华)的遗迹,暗示自己甘愿在这圣君生活过的地方清贫度日。
最后两句说诗人反复研读记载尧舜治国方略的《尚书·大禹谟》("三谟"代指),渴望能像古人一样在尧山隐居。"卜巢松"指选择松树下结庐而居,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山景怀古,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圣贤的追慕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语言凝练,意境高远,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