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亭

苏老行诸郡,多为洒落游。
静心山共止,动意水俱流。
赴社呼陶令,翻经约谢侯。
高风谁复记,明月上西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苏老"的隐士形象,展现了他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品格。

前两句写苏老游历各地,总是带着潇洒随性的态度游玩。他静心时就像山一样沉稳,心动时又像水一样自由流动。这里用山水比喻人物性格,既生动又富有哲理。

中间两句用两个典故写他的交友:招呼陶渊明(陶令)一起参加诗社活动,邀请谢灵运(谢侯)共同研读佛经。这两位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隐士文人,说明苏老交往的都是志同道合的高雅之士。

最后两句是感慨:这样高尚的风范如今还有谁记得?只有明月依旧照在西楼上。这里用永恒的明月反衬人世变迁,既有对隐士精神的赞美,也暗含一丝物是人非的惆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山水、典故、明月等意象,塑造出一个超然物外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诗中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以及结尾的淡淡感伤,都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