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弟克宽来京师适当端午西湖南海之莲尚未有花而予家盆池特出二萼化工之巧有若为予两人者设耳克宽南行有期辄用开宴以酬花因思予在西城时此花亦于五月盛开司寇陆公辈各赋一诗以为予中举之徵其后果然今十四年矣故诗及之

谁家端午看芙蕖,蜗舍风光似有馀。
苒苒红苞初半拆,田田青伞未全舒。
酒筹暗合愁新别,诗谶先徵忆旧居。
莫忘弟兄携手处,一帘花雨湿征裾。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端午节时,兄弟相聚又即将分别的温馨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真挚情感。

开头用"谁家端午看芙蕖"引出节日里赏荷花的场景,但诗人却说自家蜗居小院的风光更胜一筹——这里的荷花已经冒出了两个花苞。这个细节描写特别生动,把普通人家的生活情趣写得很有味道。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既写了眼前含苞待放的荷花("红苞初半拆"),又回忆起十四年前相似的场景。当年荷花开放预示了诗人科举中举,如今荷花再次开放,却预示着兄弟即将分离。这种今昔对比,让欢喜中带着淡淡离愁。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心。诗人嘱咐弟弟不要忘记他们一起赏花的地方,那个被花瓣雨打湿衣襟的温馨时刻。这个画面既唯美又深情,把兄弟情谊浓缩在一个生动的细节里。

全诗妙在:
1. 用家常景物写真情,荷花从"预示中举"到"见证离别",承载了深厚情感
2. 时间跨度自然流畅,现在与回忆交织
3. 结尾画面感人,花瓣雨湿衣襟的细节胜过千言万语
4. 语言清新自然,就像在唠家常,却字字含情

这种把深厚感情融入生活小景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最动人的地方。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