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

此事从来已绝疑,安然乐道合希夷。
依山偶得还源旨,拂石闲题出格诗,
水待冻开成细溜,薪从霜后拾枯枝。
因兹永断攀缘意,誓与青松作老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修行者看破红尘、与自然为伴的宁静生活。全诗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开头两句直截了当地说:对于世俗名利这些事,早就彻底不再纠结了,现在只安心享受这种与自然合一的简单生活。"绝疑"二字斩钉截铁,表明彻底放下。

中间四句用四个生活片段构成一幅山居图:靠着山岩突然领悟了生命真谛,随手在石头上题写不拘一格的诗句;等着冰化后细流潺潺,霜降后捡拾枯枝当柴火。这些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却透露出禅意——在最普通的事物中见道。

最后两句是宣言:正因为过着这样的生活,永远断了追逐名利的念头,发誓要像青松一样在此终老。"攀缘"指世俗的钻营攀附,"作老期"的比喻既显出青松的坚韧,也暗示自己要像松树一样经得起风霜。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深刻的人生选择:不慕繁华,甘守清贫,在简单生活中获得心灵自由。诗人把枯燥的修行写得充满诗意,比如"拂石题诗"的随性,"细溜""枯枝"的野趣,让人感受到山居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释延寿

释延寿(九○四~九七五),俗姓王,字仲玄(又作冲玄、冲立),号抱一子。馀杭(今浙江杭州)人。年二十八为华亭镇将时,弃吏出家。初礼龙册寺翠岩参禅师,寻谒天台山德韶国师,德韶一见而深器之。先住明州雪窦山。太祖建隆元年(九六○),吴越王钱俶请入居灵隐山新寺。明年,迁永明寺,居十五载。著述颇丰,有诗偈赋咏凡千万言,流播海外。高丽国王遣使赍书,叙弟子之礼。开宝八年卒,年七十二。赐号智觉禅师。徽宗崇宁间追谥宗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