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贤媛贞义诗

海水深可竭,山石坚可移。
惟有一寸心,耿耿长若斯。
以身托君子,旦誓非一词。
所重在恩义,不在儿女私。
古人于死者,没齿以殉之。
贞疾况不死,而忍相弃遗。
毕此妍华节,要以同穴期。
人生天地间,三纲相维持。
明信苟不存,相鼠亦有皮。
畴为臣若子,乃惭女子为。
作诗陈古则,庶以示将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女子对爱情和忠贞的坚定信念,用简单直白的比喻表达了她至死不渝的决心。

诗的开头用"海水可以枯竭,山石可以碎裂"这样的大自然变化做对比,反衬出"我的心永远不变"的信念。女子把自己托付给爱人,发誓不止一次,强调感情的核心是"恩义"(相互的恩情和道义),而不是单纯的儿女私情。

接着用古人为爱情殉葬的例子,说明自己虽然生病但还没死,更不会背弃誓言。她愿意用最美的年华等待,只求死后能同穴而葬。这里"同穴"指夫妻合葬,是古代爱情的最高承诺。

后半部分上升到做人的道德准则,用"三纲"(古代社会的伦理准则)强调人必须讲信用。诗中讽刺地说:"连老鼠都知道要脸皮,如果做人连信用都不讲,还不如老鼠"。最后点明写诗的目的是为了给后人树立榜样。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层层递进:从自然现象到个人誓言,从爱情观到人生观,最后上升到社会道德。通过一个女子的口吻,传递出"诚信重于生命"的价值观,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爱情中的刚烈与坚韧。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